思政资源库

思政资源库

优秀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展示——跨文化管理

资料来源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   时间:2023-04-11 15:18:45   浏览次数:

课 程 简 介

《跨文化管理》是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,获得36365官网优秀课程思政典型案例“文化同心圆”一等奖、课程育人竞赛三等奖。

图片

面向经管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和西电各学院来华留学生授课,该课程从现实问题切入,以跨文化管理的系统理论为基点,同时引入文化常识,探究国际性组织的文化管理、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、文化冲突等问题。组建中外学生参与的跨文化学习小组,通过理论讲授、情景模拟、案例研讨等,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管理理论,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与谈判能力,使其具备文化认知、跨文化沟通、跨文化管理的基本能力。

课程不局限于跨文化管理理论,通过引入跨国企业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,鼓励学生突破固有的认知模式,从全新角度解读障碍与冲突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深度分析、大胆质疑与敢于创新的特质。同时课程互动方式多样,互动对象国际化,使学生突破自己的舒适区,直面跨文化交往障碍。结合全球化发展背景和后疫情时代动荡的国际环境,课程努力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路径,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,将文化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,提升学生文化敏感性,塑造中国学生的家国人文情怀,帮助来华留学生认知并认同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,使其更好地知华、友华、爱华。


课 程 思 政 教 学 设 计

01价值目标

面对全球化和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国际环境动荡,课程引入疫情应对机制差异的真实案例,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思想,努力让中国学生形成较高层次的理性认同政治觉悟,增强文化认同、提升文化自信。帮助外籍学生认知并认同中国文化与国情,使其更好地知华、友华、爱华,也鼓励他们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,实现中西文化与价值观的共融共进。

02知识目标

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系统理论,通过“文化同心圆”模型理解跨文化差异,明确中外传统文化差异的内在假设、规范价值与显性要件,并能够对现实情境下的跨文化案例进行系统分析。

03能力目标

通过理论学习,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,使其具备文化认知、跨文化沟通、跨文化管理的基本能力。通过案例研讨与情景模拟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,提升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通过参加中外学生组成的跨国小组,增强学生英语表达、合作沟通、思辨分析等能力,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和综合素质。


课 程 设 计 思 路


课程打破“以教师为中心”的教学模式,以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融合为前提,从课前设计、课中落实到课后反馈的全过程贯穿课程思政的内核。

01课前设计

教师选择在“学在西电”以及超星尔雅平台进行线上教学资源建设,构建在线讨论和资源投放的交互式情境,将数字资源上传,并在课前推送导学任务给学生,学生自主学习并记录疑问。

02课中落实

教师以新冠疫情中的现象,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这个要点,引出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讲授,由文化同心圆模型的知识讲授,引发学生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。教师组织跨国小组进行交流互动,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跨文化理论的本质,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战技能。

03课后反馈

教师布置课程作业,让中外学生通过阅读文献、浏览视频等相关资料提供进一步的知识链接,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。


案 例 课 视 频

案例章节

第二章第 2 节 Concentric circles, Case: Norms and values in Confucianism  文化同心圆






版权所有:36365线路检测中心(中国)有限公司 ——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
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