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政资源库

思政资源库

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——⟪宪法学⟫

资料来源:石家庄铁道大学    时间:2023-05-21 17:01:42   浏览次数:

课程介绍

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,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,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。《宪法学》是法学专业必修课,具有政治和法律引领性。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是通过课程思政赋能教学内容的学术提升,进行价值、知识和方法引导,强化学生对宪法知识、理论和国家制度的认同和坚持,激励学生形成学习内动力,厚植家国情怀,坚定理想信念,凝聚专业精神,塑造坚韧品格。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。

本课程思政整体设计:

图片

一、确定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

根据学科特点、专业需要和教育部文件精神,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。

二、提炼教材中的“四性”

“四性”:思想性、科学性、先进性和中国性

教材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,深度挖掘宪法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,提炼教材中的“四性”,确定核心知识体系。根据课程总体目标,确定各部分甚至每节课的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,使知识点、各目标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优质课程思政体系。

三、提炼课程思政元素

思政元素的确定经历寻找、挖掘和提炼三个环节。从历史和现实人物故事凸显出的优秀品质、优秀传统文化、社会热点、身边事和人、社会进步甚至科技短板故事等方面寻找相关思政元素,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和目标的链接,对其进行思想提炼和选择,分析该元素承担的功能和呈现方式等,与课程形成体系化,拓展课程的广度、深度和温度,增加知识性和人文性,避免了思政元素的碎片化和浅层化使用。

四、探索思政元素融入方法

进行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培育高质量人才,只有调动学生快乐参与、积极融入,形成老师与学生、学生与学生、学生自我建构等多维度良好互动,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、视觉、肢体和智力的积极活动才能达成。为此,通过参加系列课程思政培训、经验交流等活动,探索出情景创设法、伦理思辨法、循循善诱法等多元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的方法,启发、引导学生。

五、课程思政效果评价

《宪法学》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可以分为即时评价、短期评价、长期评价和体系评价。即时评价通过学生內显和外显行为表现出来,如课堂提问、举例分析等,短期评价主要通过问卷、量表和学生的心得体会等表现出来。长期效果评价和体系评价需要长期考察和制定评价标准、条件等,目前在探索研究中。


版权所有:36365线路检测中心(中国)有限公司 ——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
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