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的发展,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,如学习压力、人际压力、就业压力、情感压力等等,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,优化心理素质,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,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。就我院而言,生源遍于各个地区,在校人数不断增加,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各种纠纷、矛盾也呈增长趋势,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完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对我院来说更具有显示意义。我院近期将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计划如下:
一、活动时间:2016年5月25日——2016年6月30日
二、活动宗旨: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、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,是广大学生能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,热爱生活,乐于学习,有效的调节个人情绪,促使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,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,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。
三、组织培训:
我院对辅导员和心理联络员进行了培训,培训主要内容为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,制定《辅导员心理培训手册》、《心理委员培训手册》和《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》,能更好更快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。
四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:
组 长:孙若鹏
委 员:杨祎
最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
五、建立心理健康领导小组:
组 长:范海波程刚
副组长:孙若鹏 杨祎
委 员:陈奕达、张苏、蒋宇楠、梁沧波
探讨学生近期可能出现的心情情况,寻找大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商讨,进行预防并寻找最佳解决办法。
六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
Ⅰ级网络: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Ⅱ级网络:由各班级辅导员组成的心理辅导站
Ⅲ级网络:各班级心理委员、各寝室寝室长
Ⅲ级网络承担着“心理健康气象员”的角色,在危机预警中起到基础做用,及时发现班级寝室人员的心理动态,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汇报到Ⅱ级网络辅导员,是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突发问题,并根据问题制定心理辅导干预方案,做好教育排查工作,如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将汇报Ⅰ级网络,及时商讨,确保学生心理健康。
七、 通过四项举措,增大受益面,不断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活力
1、重视心理健康普测,对在校学生做心理健康问卷调查,为心理有困扰、障碍的学生和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危机档案,通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排解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,如有严重排解不了的学生,将通知家长,让家长进行教育。
2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,利用院刊、广播站、校园宣传网站、大厅板报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单进行广泛宣传;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,通过心理专题片展播、心理讲座、心理剧编导等形式,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
3、坚持日常个体心理咨询。每天向学生开放,安排有关人员值班。此外,我们积极开拓各种形式的咨询方式,像心理留言板,专家信箱,QQ咨询,是同学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。
4、进行心理健康训练,组织野外素质拓展团体活动,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、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。团体拓展训练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收获、成长,通过与同伴的互动,去学会融入集体、沟通交流、信任队友、与人协作完成团队目标。
建筑工程学院
团总支
2016年5月25日